《阅读让语文教学更加具活力 ——期初语文教师培训有感》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教育办精心组织了语文期初教师培训,非常荣幸地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吕俐敏关于《教师如何撰写案例式教学反思》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吕博士从自己挂职于海南白沙的经历谈起,讲述如何为白沙的学校捐赠图书,建立读书计划等;并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结合详实的案例,为与会教师平时如何撰写案例式教学反思指点迷津。然而,引起我最大思考的却是关于学生的阅读。

古人云:“大小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书籍,人类的精神生活不亦“万古如长夜”乎。阅读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你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

可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呢?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耐心和信心。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在犹太人的家族里,他们爱书如命。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读书是一件甜蜜而快乐的事情,以此唤起孩子对书,对文字的兴趣。

2.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3.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家庭读书的氛围好。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本身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相信只要家校合力,共同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和孩子一起读书,它将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让父母和教师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交流,从而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