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培训有感——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
教育办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吕俐敏,做了关于《教师如何撰写案例式教学反思》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上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也提到了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课堂上活动形式,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可是热闹过后留下的却微乎甚微——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这点我印象深刻,对此,我有以下感悟: 我们应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交流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以往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至高无上的和权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课堂教学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情境,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让学生能进入你的内心,与你交上朋友,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