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玲玲:做一个唤醒者》 |
为期八天的北师大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是一段幸福的学习旅程。专家教授精彩的讲座使我们增长了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学员代表的交流分享令我们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一次分享都让我们充满了迫切的期待,每一场讲座,我们都有饱尝了精神饕餮盛宴的满足。短暂的八天,充实的八天,我们一起收获了高屋建瓴的专业引领,豁然开朗的喜悦,醍醐灌顶的顿悟。 最难忘的是王建宗教授的讲座《如何做一个专业的引领者》,王教授说:教师是所有职业当中具有最高典范性的职业,教师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学养还是修养,性格还是状态(心理)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具有深、广、远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神对教学过程和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这深深地叩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真是无远弗届的。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做一个更好的教师呢? 不由想起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一些乞丐,给他们三种东西选择:一是几百元钱,二是一套西装,三是一把蒲公英的种子。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选择了钱的,还是乞丐;选择西装的都拥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而选择种子的人,后来个个成了百万富翁,或是成了老板。选择不同,结局为什么会如此天差地别?最终的结论就在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生命有着不同的认知取向和感觉:要钱之人想到的是不劳而获;穿西装之人想到的是改变自我;而拿种子之人是具有生命自觉的人,这样的人总能主动寻求和创造发展自我的机遇。会主动自觉地学习、运用、创造。所以他们能适应各种挑战和需要从而走向成功。 叶澜教授说过:“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的角色定位,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唤醒者,去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 林清玄在《有风格的小偷》一文中,讲过一位作案上千次,手法细腻、讲求风格的小偷,因为看了林清玄在报道中的感慨: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么突出的小偷,若从事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他的生命自觉被唤醒了,从此金盆洗手,改邪归正,多年后成了拥有多家分店的羊肉炉老板。他说是林清玄善意的赞赏打破了他生命的盲点,唤醒了他生命中沉睡自我,使他自发自觉地走向了光明正途。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何尝不应该是如此呢? 黄子懿是我四年级接班来最头痛、担忧的一个男孩,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堂课他总是躲在桌底下或是看他的课外书,或是玩折纸,玩拼图,忙得不亦乐乎,一节课你要提醒他几十次。向他父母投诉,他父母气得对他拳脚相向,也无济于事。就是考试他都能玩得忘乎所以,整张试卷一字不写。批评、教育、警告、否定充斥了他的学习生活。任凭你软硬兼施,他都依然如故。教过他的老师都对他抱着无可奈何的、恨铁不成钢的态度,而同学们的冷落、疏远,使他更是我行我素,自暴自弃。接任这个班级后,我一直在寻找转变他的教育契机。 自从我们学校《童诗欣赏仿写教学研究》小课题研究后,我们一直在利用早读、午读等各种时间,结合课文的教学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学写童诗,借助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儿童诗,引导学生从童诗里汲取知识,熏陶和感染孩子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健全。 在教学《做一个最好的你》一课时,我让学生模仿课文最后一段句式: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是要做一个最好的你!以《如果》为题写一首童诗。没想到一向从不做作业的黄子懿竟然写了一首诗歌: 如 果 如果不能成为小猫, 那就当一只可爱的老鼠。 如果不能成为黄牛, 那就当一只活泼的小兔。 如果不能成为月亮, 那就当一颗明亮的星星。 如果不能成为美丽的鲜花, 那就当一只勤劳的蜜蜂。 我想我找到了唤醒他,改变他的机会了。 于是,在童诗仿写指导课上,我首先当着全班学生,请黄子懿上台诵读他自己写的这首诗。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并当着全班同学宣布:如果他能持之以恒地好好学习,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热爱课外阅读的他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同学们在我的肯定和赞扬声中,都对他投来了不一样的赞许的目光。那一刻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喜、自信,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使他感受到被人肯定和尊重的喜悦,他第一次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灰溜溜的后进生,他的脸像绽开的花朵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那一节课他至始至终都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利用这一契机,我又和科任老师以及班里的学生们,暗地里进行了沟通。要求大家对于他,少一些严厉的批评,多一些热情的赞美,少一些无谓的否定,多一些宽容的期待。从那以后,在老师和同学们一次次有意的帮助和鼓励下,他曾经封闭厌学的心灵因为拥有了赞赏,变得细腻而真挚,快乐而美好。他渐渐变得上进了。课堂上注意听讲了,积极举手发言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在老师、同学们的欣赏和鼓励中,他往日的自暴自弃和我行我素,渐渐地离他远去了。在学习上渐渐变得自发、自觉、自主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唤醒是多么重要。 教师要成为一个生命自觉的唤醒者,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关注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诸如情感、意志、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心态等因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觉追求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注重学法研究,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正确的褒奖,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开启学生思维,唤醒学生对自我的体认,使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才会自觉自愿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才会主动同你一起商议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讨论学习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使学生自觉体认自己的独特和自我的局限,并规划自己的未来,走上自我追求上进的道路。 哥伦比亚的苏伯教授说过:“我们面前放着半杯水,我们应该看盛满水的一半,而不是空着的那一半。”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者应用慈母般爱的心境,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豁达的心去包容学生,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个生命的精彩,都是需要他人发自内心的激励、赞赏和唤醒。唤醒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一切的生命都是不可预见的。在真诚的充满激励和赞赏的唤醒里,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为师者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里,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用真诚的赞赏和激励来唤醒学生,温暖学生幼小而脆弱的心灵。指引他们走出困惑和迷茫。学生的生命自觉才可能从意识变为能力,进而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足以让生命自觉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力量,成为贯穿其一生的绵绵不绝的生命成长的动力。 这次研修培训更让我深刻地明确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做生命的唤醒者。在今后的教学生涯里我将秉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去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美好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