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波: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金秋时节迎盛会,教书育人乐奉献。 2012年11月8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近段时间来,我对于党的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学习党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感触颇深。鉴于此,我向党组织做出我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思想汇报。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从立德树人、教育公平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自古就有三不朽之说。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建功立业的基础。因此,立德树人是历代教育家大力倡导的理念。“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要成才,先成人﹗欲树人,先立德﹗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一、立德树人,德字为先。

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可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德育的深刻内涵。一些学校名义上重视德育,实际上忽略了德育。江西宜春英勇救人的“最美女中学生” 赵甜撞坏宝马留条致歉“诚信中学生” 扬州小伙徐砺寒托举向善力量……道德模范的力量远胜只知读书的考试状元。

二、立德树人,入心为要。

在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重新组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加上海量信息的包围,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教育,或许能用分数“考出”高低,但无法将“德”字镌刻在孩子们心头。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三、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爱为魂,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我们应该积极向最美教师张丽莉那样的好老师学习,用美好崇高的师德来教育、感染学生。积极提升教务知识,提高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教育的发展和未来,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使命崇高而神圣,任务艰巨而光荣。

立德静水流深、大相无形,她是教师安身立命的精神境界;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是师者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