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小学: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有感》 |
近期,有幸借阅到一本《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期刊。里面设有:小学英语、师资素养、教学研究、听说读写、教育评价、语言知识等模块。每期都有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对如何加强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和思考,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及那些生动具体的案列,读完总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一篇《论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让我感触颇多。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文中提到英语课堂提问设计原则:激发兴趣的原则、启发思维的原则、难易适度的原则;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导入新课时提问、过渡处提问、突出重点时提问、化解难点时提问。 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在英语教学的导入的环节,如果在提问的过程中,能够问到学生的兴趣点上,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学习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三、四年级侧重单词、句子教学,段落较少。而从五年级开始英语语料丰富,语篇开始增多,应该开始注重语篇学习方法、策略的教学。而为了避免一句句讲解的枯燥的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各种语篇学习的方法,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教学提问。教师首先吃透教材,熟悉语篇中的重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略读,快读,细读,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在知识操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提问回答,能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熟悉度,帮助学生记忆新知。面对难点,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一步步掌握,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论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一文中,还提到了“提问要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英语教师也可以像小说家一样,在课要结束时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课后去探究,去复习。同时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到课虽已尽但“意犹未尽”,达到“剧终情不终”的艺术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更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装饰。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应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