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教委(育)办、紫帽镇中心小学、海滨小学、市直幼儿园:
为加强对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幼儿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晋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2年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的通知》(晋教初〔2012〕25号)精神,教育局在青阳街道中心幼儿园举行2012年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在各镇(街道)层层选拔的基础上,经片段教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反思、现场论文等几轮比赛,结合近期论文、教师获综合表彰情况,评选出15名优秀教师,授予“2012年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称号。现把获奖情况予以公布(见附件1)。同时,根据成绩排序,推荐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吴霞、第三实验幼儿园陈晶晶、金井镇毓英中心幼儿园李夏婷、梅岭街道桂华中心幼儿园张红玲、龙湖镇衙口中心幼儿园曾少婷、深沪镇中心幼儿园陈晓艺(民办)等6位老师参评泉州市幼儿园“教坛新秀”。
为充分发挥评选活动的示范辐射作用,评委们对本次比赛进行认真总结。希望各单位认真分析评委意见(见附件2),结合本园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2012年晋江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名单
序号 参赛单位 参赛教师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1 晋江市实验幼儿园 吴 霞 刘志清 大班数学《量身高》
2 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陈晶晶 陈白鹭 大班科学《怎样把它们分开》
3 金井镇毓英中心园 李夏婷 吴舒亚 大班数学《学习5的组成》
4 梅岭街道桂华中心园 张红玲 蔡幼春 大班科学《气球鼓起来了》
5 龙湖镇衙口中心园 曾少婷 吕寒珊 大班科学《神奇的筛子》
6 陈埭镇阿梅中心园 陈锦绵 何萍萍 大班数学《认识“0”》
7 深沪镇中心幼儿园 陈晓艺 陈晓霞 大班数学《我和时钟交朋友》
8 青阳街道中心幼儿园 郑宇明 庄婉玲 大班科学《有趣的打气筒》
9 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园 吴美婷 柯淑满 大班科学《有趣的两面镜》
10 青阳街道艺术实验幼儿园 吴珊娜 许小妮 大班数学《学编5以内的加法运用题》
11 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园 庄美玲 柯丽蓉 大班数学《自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2 罗山街道欣欣中心园 蔡美美 朱佳平 大班科学《怎样稳定滚动的球》
13 东石镇塔头晓昌幼儿园 黄萍萍 王孟孟 大班科学《油和水》
14 池店镇桥南中心园 曾娜玲 吴群英 大班数学《自然测量》
15 安海镇源深幼儿园 蔡小真 许秋贞 大班科学《食物的旅行》
2012年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综述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综合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我市于6月8日至6月14日在青阳街道中心园举行了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来自20个单位的21位参赛选手从近期论文、现场论文、片段教学、现场教学、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活动经评委们客观、公正的评选,最终评选出15名晋江市幼儿园教坛新秀,其中公办教师前5名和民办教师第1名的教师将选送参加泉州市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以大班科学领域为素材,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在充实丰富的材料中,在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师德素养中,无论是指向性的集中思维问题,还是开放性的启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都象温暖的春风、清新的春雨,催发着幼儿科学活动探索与创造的萌芽,促发着每一个孩子愉快地走进科学的宫殿。纵观整场评选活动,我们收获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引发了思考,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精彩与喜悦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探索性、操作性
幼儿科学探索与操作内容及素材十分广泛,新异和富于变化的事物与现象容易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本次评选活动的参赛教师都能精心选择、挖掘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探索性和操作性,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孩子通过自身操作学习后可理解、可接受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大部分教学现场都凸显了活动的操作性和探索性。如:数学活动《量身高》幼儿选择不同的工具来测量自己的身高牌,在探索中发现选择不同的工具测量结果是不一样的,测量次数和测量结果是有关系的;科学活动《有趣的打气筒》,教师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了解出气孔和进气孔的作用,在探索中发现气是从进气孔进去然后从出气孔出来的。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游戏性、趣味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了相应的情境,使枯燥无味的科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玩中探索,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数学活动《学习5的组成》中教师以“开船游戏”带领幼儿进入活动,整个活动以分海螺、分鱼的形式贯穿始终,最后又以游戏“小鱼回家”结束,整个活动充满了游戏性与趣味性。数学活动《学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中教师创设了“巧虎”带我们进入森林王国的情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跟随“巧虎”移动的脚步边学习边进入美妙的森林世界,在快乐中获取数学知识经验。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推进性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层层推进也是本次评选活动的看点之一。在本次科学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幼儿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让不同能力的幼儿充满挑战性,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得到了提升。如《怎样把它们分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在第一次操作时提供筷子、筛子、碗三种工具来分开黄豆和米粒,第二次操作时提供筷子、筛子、碗、磁铁、水五种工具来分开花生壳和花生米、沙子和塑料片、黄豆和米,木珠和铁球,两次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上都做了增加,这样就提升了操作的难度,加大了探索的深度,有利于幼儿在积累原有知识经验上有所挑战。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生动性、形象性
精美的课件、可爱的动画、形象的视频在这次课堂教学评选活动绽放光彩。教师制作的课件凭借其形、声、色具备的优势,向幼儿展现了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唤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创设情境服务:数学活动《自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教师利用课件创设了森林王国和“进城堡闯关”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犹如来到了奇妙的森林王国。
为讲解演示服务:科学活动《气球鼓起来了》教师利用课件为幼儿直观、清晰地演示了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使幼儿对操作步骤心中有数。
为经验积累服务:数学活动《认识“0”》中教师的课件用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让幼儿感知理解了什么情况可以用“0”表示,积累了有关“0”的知识经验。
为知识拓展服务:科学活动《怎样把它们分开》在课件中展示了碾米机、茶叶分离器、净水器、过滤网等分离物体的有关物品,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
为记录精彩服务:科学活动《有趣的打气筒》,教师利用多媒体记录了幼儿活动的精彩瞬间,记录了那一双好奇的眼睛,记录了那一双探索世界的小手,记录了“我来帮你”的友爱……
为验证结果服务:科学活动《好玩的镜子》教师在与幼儿共同验证实验结果的时候由于镜子与美羊羊玩具太小,不便于全班幼儿一起观察,教师巧妙地借助了课件为幼儿清晰地展示了实验结果。
(五)教学策略的使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
引导观察:科学观察是幼儿获得科学信息的最基本途径。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科学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如:数学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组操作时,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海螺和鱼的各种特征并按不同特征记录在分合式里;科学活动《好玩的镜子》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夹角大小与成像多少的关系。
实践操作: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科学认知的根本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相应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亲手尝试操作过程来探索新知、收获发现。如:科学活动《神奇的筛子》、《油和水》等。
交流讨论:活动中教师善于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的观察与发现、操作与结果,让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习得经验,不仅发展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符合了《纲要》“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精神。如:数学《量身高》教师在操作后积极引导幼儿交流和讨论“你用了什么工具来量身高?需要量几次?”、“你发现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等等。
(六)科学知识的应用具有生活性、回归性
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幼儿习得的科学知识经验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在本次评选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在生活中选材,让幼儿科学教育由知识世界向幼儿生活世界回归,不仅使幼儿能够更加亲近科学、热爱科学,也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到了科学的价值与作用。如科学活动《气球鼓起来了》幼儿了解了小苏打在生活中的妙用;科学活动《怎样把它们分开》幼儿明白了生活中各种分离器的用途;科学活动《油和水》幼儿利用了油水分离的方法用水粉颜料和油画棒画出了好看的图画。
二、问题与困惑
1、教师如何提问才具有针对性与指向性?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设计十分重要。教师巧妙的设计提问,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唤醒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建构知识;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拓展思路,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提问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有指向性、有层次性呢?这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师幼如何互动才具有有效性与互动性?
科学活动中师幼的积极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帮助每个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经验和科学学习能力;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使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得以落实。教师怎样与幼儿建立积极的有效的互动关系呢?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3、材料投放如何才具有探索性与多样性?
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是科学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操作材料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科学活动目标得以实现不可或缺的前提。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教育目标可以隐含在投放的材料中,材料的有效投放能为科学活动目标的达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如何才具有探索性与多样性?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三、建议与思考
(一)注重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我们知道,教师关于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认识和观念对其教育指导形成和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教师行动的思想基础。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学新理念与教师实际的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教师对科学活动的适宜性指导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和明确。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有关的教育观念,学习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素养,继而践行在今后的科学活动组织与教学中。
(二)善于实践,探寻教学策略
教师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教师自身科学教育方面的教学策略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影响着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与尝试、强化和调整,才能找寻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育机智。
(三)积极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指导行为做个反思、评价与调整,当自己的行为有益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益于幼儿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时,就进行强化,当自己的行为有悖教育理念,教学效果不佳或者目标不能落实时,就应该进行及时调整。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经验建构和自我成长就是在计划—实施—反思—调整—实施中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
虽然幼儿园教坛新秀的评选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评选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于通过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通过评选活动,我们又一次发掘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青年教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大家以此为新的起点,在我们幼教战线有新的突破、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