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外治 悟道提升
——泉州市十二五第1期中心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收获与思考
沙塘中心小学 余清波
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真正领悟到了学无止境的真谛,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知识储备,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全新的办学模式,更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抓管理,内修悟道提素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本人致力于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研结合,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共进。
一、且行且思 思而践行
此次的培训课程安排是基于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而量身定做的,授课的讲师既有渊博睿智的专家学者,也有经验丰富的泉州市直名校长。学员们共聆听了《从教研走向科研》、《再谈学校德育——立德树人》、《学校文化建设》、《有效教研与有效教师》、《识道悟道——观校评校》、《校长的品性与学校精神》等近20场充盈思想、声情并茂、富有哲理、富有实效的精彩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本人更加明确了校长在管理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明白了校长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更激发了自己应该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提升素质能力、突破完善自我。
二、走进名校 感受卓越
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考察了安溪县第六实验小学和第七实验小学,通过参观校园、聆听报告,感受这两所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学理念。最令学员们感受深刻的是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各具特色,通过挖掘学校的历史传承点,文化底蕴处,建设美丽校园,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给以人以真的启迪,善的传播,美的熏陶。
三、交流碰撞 相互借鉴
在学校“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中,6位学员校长与2位考察学校校长大家共同探讨各自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实践与教育科研等,把成功的、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与学员一起互动交流!通过活动体验名校的办学成功之路、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真谛等。在“学员沙龙”论坛上,部分学员代表侃侃而谈,他们结合自身工作中的思考,结合几天学习的收获,畅谈他们对于办学思想、文化治校、特色铸就的构想。整个活动互动积极,气氛热烈融洽、效果显著。
四、盘点收获 携梦启航
学习归来,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它山之石何以攻玉?
1.校长——学校发展的“领跑人”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历史,社会声望高,办学效益好的名校都有杰出的校长在引领学校,学校得以发展,特别是持续、高效、科学发展。其首要条件是拥有了杰出的校长,也就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习之后,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叹服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深切领悟到了,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跑人”,要用思想引领师生成长,用管理带动学校发展。教育
2.教师——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第一要素,是学校最核心的发展力。发展教师是校长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龙头工程,是优质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如果没动起来,任你校长一人喊破嗓子又有何用?教师如果无动于衷,校长再好的思想也仅是空想而已。学校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我校要想快速地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努力点燃教师积极的工作热情、精心营造教师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积极创设和谐的校园工作氛围、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形成“名师效应”,铸造“名师品牌”,从而提高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
3.文化——学校发展的“灵魂”
一所有内涵、有品位的学校也必是一所有历史的学校。它的底蕴不是一任、两任校长,不是三两年所能达到的,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也不是你有多少硬件,或是某个思想强制灌输而成。而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积淀,岁月的丰盈,需要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努力,点滴累积,方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散发迷人芬芳。而我们要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等,我们要努力做到让校园的一景一物、让每一堵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让每一块绿地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实效性,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和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家园。
本次培训活动,它既是我们校长“充电”的过程,也是我们开阔眼界、提升境界的过程,更是在专家的指点下明确思路、探索新路的过程。境界高,理念才会新,思路才会更清晰,工作才会出成绩。一路行走,一路收获。在赞叹培训学习带给我们的精彩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勇于大胆实践。内修外治,悟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