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两棵百年老榕的陪伴与守护,成就了更为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微雨中,漫步于附小的校园内,依稀还能感受“每一阵风过”,那来自云端互相的敬意。
连日来的阴雨天,扫不尽学习的热情。进入跟班学习的第四天,有幸参与到附小五年级语文老师集体备课的教研会现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常态的,也是最质朴而实在的。首先,开课的老师对即将教授的课文《半截蜡烛》的文体特点,教学目标,本班学情,环节设计等进行介绍。而后,其他小组成员顺势提出建议与疑虑,如:应加入“剧本”这种新文体的介绍,及布置课前查找有关“二战”的背景介绍;可由单元导语入手,抓住“语言的精妙”这个单元大主题等。我教育办参与研讨的老师多为语文教师,在教研会上就“北师大版”与同安当地的“人教版”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共同讨,并得出一致的认同:教师应从“心”出发,走近学生的最近需要。
按照活动日程安排,下午开展了“两地两校班队工作经验互动交流”。附小的辅导员老师代表就个人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们提出了“先定目标——布置环境——围绕目标开展活动”的工作经验;也在抓常规中,针对“如何培养班干部”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即“三领”:领读,领队,领交。交流中,我教育办跟班老师也积极踊跃地分享本校班队工作经验,比如:如何开展学校雏鹰争章活动,如何提高班级学生凝聚力等。交流中,大家深感两地教师们在班队工作中的良苦用心。的确,正如与会的附小副校长最后总结里说的:班主任工作与少先队工作,考验的是老师们的智慧,它需要老师们有一颗爱心、童心,更要做到有心,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坎里去!
遥望两棵老榕,静默地屹立于风雨中,倾诉着这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写在这座校园与老师们脸上的,是那样的从容与淡定。那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情怀,方能成就这番深深的教育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