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递

新塘教育办2015年春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综述之低年段篇

时间:2015-04-08 9:01:50  作者:郑园莉  来源:文件转发  查看:118  评论:0

此次我们新塘街道数学赛课活动展示了各师丰富扎实的教学活动,也体现了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其中9节赛课中有6节属于低年级的课题,(5节课题为《铅笔有多长》,1节为《认识图形》),课堂上教师们做到了更加关注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优秀课例精彩纷呈。

    一、课堂教学

    1、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6节课中,教师都能够根据数学内容教师目标及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的组织形式,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把学生“怎样学”放在重要位置。如在教学认识毫米和认识分米时,5位老师们都是设置了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通过估计初步发展估测意识,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又加深对这些长度单位的理解;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朱老师也设置了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分一分的活动帮助孩子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2、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在教学中赛课老师都能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序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的发证发展的过程。如每节课老师们都精心准备学具,为学生活动作“有米之炊”,而庄燕婷老师在让孩子比划一分米、一毫米时更为深刻,她通过让每个同学参与实物比,再同桌空手相互比,逐步形成学生对一分米、一毫米的表象。接着寻找一分米或几分米、一毫米或几毫米的物体,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了数学活动经验。

    3、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些赛课中所有的老师都能通过让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长为一分米、一毫米的物体及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来达到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二、值得注意的问题

    1、低年级习惯养成教育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易兴奋、易疲,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听、愿意听、学会听,才能够为顺利地进行交流奠定基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数学时会做,但往往不会说过程,思维乱而无序。要求学生处处说完整话,看似说了一些多余的话,其实不然,学生在说完整话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如何去表达、修饰……思考的过程就是激活思维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多实施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的赞扬。

    2、评价要到位,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强化主体发展,遵循教学规律,落实课标要求,体现数学学科特色是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出发点,基于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恰如其分地用好体态语言进行即时性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切入点,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适当的即时评价。评价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防止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14 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电话:0595-88128535 传真:0595-88129535 地址: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