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

怀忧患意识  立长远发展

时间:2013-03-28 9:44:07  作者:余清波  来源:杏坂小学  查看:77  评论:0

怀忧患意识  立长远发展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说:“在我们中间,谁能忍受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谁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这足以证实哲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谛。有位伟人说过,“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无论是对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成熟的表现。因此,作为我们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丝毫也不能例外,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顺应潮流。

一是居安思危,树立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它既是历史主体对社会危机或危难的一种清醒预见和防范意识,又是历史主体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学校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忧危启圣贤,厄穷见人杰”,教师应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以坐不住的危机感和等不起的紧迫感,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激发攻坚克难的力量。

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抢占知识的致高点,可以说,谁拒绝充实,就意味着谁拒绝了进步。面对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只有把自己的发展与学生、学校的发展捆绑起来,认识到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创新、与时俱进、完善自己和充实自己,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他山之石,可以琢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发展好了学校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是集思广益,凝聚推动长远发展的正能量。

没有忧患意识,就是最大的忧患。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教师要学会“转身”,学会“照镜子”,以更开阔的眼界、胸襟和视野,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通过摆问题、找差距、转观念,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为自身的专业成长多想办法,集思广益,谋划长远,同心同德,广泛汇聚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正能量,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怀忧患意识,立长远发展。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能被成绩冲昏头脑、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在忧患中求发展,在进取中求突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推动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12-2016 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电话:0595-88128535 传真:0595-88129535 地址: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