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可或缺的心灵之旅
——2014年春永春师范班主任培训心得
沙塘中心小学 陈珊珊
这次参加了泉州市2014年第一期小学班主任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讲座的专家和骨干班主任从班主任理念到和策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该如何做一个的班主任。但是,这次培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钟教授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心”为本,希望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可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优。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势在必行,作为一个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式影响最大。对中学生进行尽量健康教育的重任落在班主任的身上。在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
1、信任关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信任、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就应该对学生多一信任,多一些关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也理解、信任你,和你成为知心朋友。
2、营造氛围,指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为人处事,善于交往。而人的交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必须从小培养。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这个重任,为他们营造良好氛围,指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此,班主任应该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和蔼可亲的面容,富有感情的言语,班主任微微一笑,拍拍学生的肩膀,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指导学生处理好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各谐的关系。
三、学生的安全教育
生命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只有一次,在校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作为未成年的他们,认知结构还不健全,思想意识不重视。从以前的踩踏事故到如今犯罪分子在校园屡屡作案,可以说是每一起案件都触目惊心,因为无数的花季少年或儿童已离开人世,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以言表的悲痛,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讲座中的一句话我感触颇深:我们一万遍讲学生安全,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万一出现事故。是啊,我们可以不辞辛苦多讲几次安全问题,但万一出现了事故,生命就不可能再挽回了。我们从去年南方多次出现的学校踩踏事故,联想到去年四五月份全国在一个月内出现的30多次校园暴力,真是触目惊心。当然出现校园暴力,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是作为班主任我是不是也该时刻关注学生检查学生的安全意识问题以及定期的给学生上安全教育课;有些事可以提前预防,但是却不能“亡羊补牢”。人的生命权即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啊!
学校安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将这种安全意识转化成学生的习惯行为,有可能对学生来说受益终身。其实,安全无小事,因为它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给学生灌输这种安全意识、细节意识。在校园里要不断灌输给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回家路上靠右行,走人行横道等等,并要求学生人人监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
以上是我在培训学习期间的几点心得体会。实践出真知!相信本次培训对自己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所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