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三尺讲台已经三年,带着些许陌生,忐忑和激动的心情,我将重新回到学校舞台。在秋意还未显露的初秋,教育办精心组织了语、数两场期初教师培训。
我非常荣幸地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吕俐敏作的《教师如何撰写案例式教学反思》专题讲座。吕博士从自己挂职于海南白沙的经历谈起,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结合详实的案例,为与会教师平时如何撰写案例式教学反思指点迷津。然而,引起我最大思考的却是一开场的那就话:“一路欢歌一路行,只愿黎花朵朵开。”
“只愿黎花朵朵开”是何等的情怀!尽管教师量化越来越精细,然而恰恰是那最具分量的“爱”,对于学生视如己出的爱,对于职业几十年如一日负责任的爱,很难用所谓的细则来衡量。吕老师的这一行字,让我想起自己选择师范专业的初衷,以及几次站在十字路口面前的选择,相信也将在今后继续影响自己的思考。
且说,吕老师讲座中一再强调写案例式教学反思即对于自己教学的不满意行为进行反思。虽然笔者不完全认同,笔者认为教学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都可以进行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当然“对不满意行为进行反思”的观点还是认同的。的确,对不满意行为进行反思是源于对学生有所期待,对自己有所期待,对教学有所期待。因期待而反思,因反思而成长。
朱永新教授也曾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一辈子教案可能成不了名师,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便一定能够成为名师。“学习理论——教学实践——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有之路,学习精彩,反思才能持续精彩。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勿忘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