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反思

柯丽璇:一路学,一路思

时间:2012-12-06 22:46:14  作者:柯丽璇  来源:杏坂小学  查看:92  评论:0

 

今天,我们顶着寒风,几经波折,来到了内坑中心小学聆听陈玉理老师和林仁忠老师的课,收获良多。

作为一名新教师,每一次外出听课,我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情,总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次的研讨课题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晋江各个片区的老师们就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

第一、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解读、钻研,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仔细研读后方能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只有走进文本、钻研文本,才能获取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切而深刻的对话,才能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林仁忠老师对《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文本的解读就在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抓住了伯瑙德夫人这一主人公,让学生谈谈对伯瑙德夫人的印象,进而由伯瑙德夫人的镇定自若的表现来影响了她的两个孩子这一文章主线,领会了作者的意图,让学生明白了雅克和杰奎琳的勇敢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第二、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学生?林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课堂上,林老师问“看到妈妈这么做,雅克心里怎么想的”。当时,孩子们都没有做出回应。这时,林老师又说了,“你们再读一读伯瑙德夫人的话”。孩子们读完了,马上就做出了回答。林老师这样就将一个问题小化了,学生便更容易理解了。另外一个表现是,两位老师都注重抓住重点词,通过多读,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感悟。

最后,在林老师的课上,我感受到了他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因此,我认为教师的语文素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想成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我来说,唯一的途径便是终身学习,热爱阅读。与老师们共勉!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12-2016 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电话:0595-88128535 传真:0595-88129535 地址: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