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足迹 展望未来
弹指一挥间,半个学期又过去了。期间有过困惑,有过收获,有过烦恼,有过喜悦。在困惑、收获、烦恼、喜悦中,在跌跌撞撞中,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面对期中成绩,该是进行教学盘点的时候了。
一、学生方面
1、缺乏良好的做题习惯。学生有把数字看错的,有把数学符号看错的,有把题目漏掉的,有把计算只做一半的等。
2、基础知识不扎实。具体表现在做加减乘除混合计算时,满十该向前进一的没进一,不够减时向前借一后,前一位却没有退一,运算顺序不清楚等。
3、思维不灵活,理解能力不强。在解决问题上,学生无法根据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题目的理解处在一种模糊,一知半解的状态。这里面有的是对语言文字不理解,有的是对数学用语不理解。
二、教师方面
1、不够注重新知的学习过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学习。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如果急于求成,看到学生一脸困惑,或是为了追求所谓活跃热闹的课堂氛围,教师就立马给学生提示。这样实质是教师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获得新知的学习权利,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错觉,学生可能不屑于思考,反正老师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提示,以后我干脆不思考了。
2、未能很好围绕重难点精讲多练。课前要针对新知重难点设计好练习,课中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这些重难点练习,有利于做好教学反馈,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利于找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不够重视学生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养成。因此考试中出现做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字迹不清晰、卷面不整洁,导致丢分的。
4、没有很好把脉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现状并以此为教学出发点。因为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努力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消化和内化。上课前,读透教材,把握好知识重难点,设计出适当的新知学习中要用到的旧知练习,让学生课前几分钟练习,有利于把脉学生的现状。
三、采取措施
1、围绕教学重难点,精讲多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夯实基础,在夯实基础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2、讲练结合。要让学生在讲给同伴听,讲给全班同学听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因为学生在讲之前,一定要在心里进行一番思考,组织好语言,才能更好表达和交流。而交流后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练。例如可以使解题方法多样化。
3、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书写习惯、倾听习惯、及时订正错题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4、家校合力,促孩子进步。加强沟通与联系,增强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意识,实现1+1>2效益。
四、努力方向
见贤思齐。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知道自己距优秀教师有多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调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吸收最好的,才能站得高,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