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至12月有幸参加泉州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第二期培训班,聆听了许多教授专家的讲座,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礼仪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个人礼仪是塑造形象的关键,园长的形象又代表着幼儿园的形象,因此园长的礼仪形象塑造更为重要。礼仪形象塑造,不仅是塑造外形,体现在言谈举止上,而且更有注重修内涵,体现在精神境界上。细节决定成败,礼仪就是细节,幼儿园竞争的业就是细节,因此幼儿园每名教职工都要讲礼仪,重细节。
一、礼仪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
礼仪就是尊重他人,尊重幼儿和家长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礼仪可以满足教师自尊自爱心,礼仪还反映了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向师性特别强,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而讲礼仪恰是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幼儿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幼儿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因此幼儿园教师人人都很有必要学礼仪讲礼仪。
二、礼仪形象塑造
礼仪形象塑造包括优雅的举止,典雅的着装,文雅的谈吐和淡雅的仪容。礼仪形象塑造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魅力园长的形象(形象美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标志);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身心愉快,生活获得幸福(良好的形象是成功人生的潜在资本);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获得成功;有利于提升个人审美品味,为个性发展提供审美导向;有利于优质幼儿园的品牌打造(礼仪是幼儿园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礼仪是细节
讲礼仪就是讲礼貌,懂礼节,重礼表,讲究仪式。“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友善的举动,一个尊敬的眼神,一副真诚的态度”,这些行为就是礼仪细节,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若都能注意这些细节,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和谐,工作就会快乐,生活就会幸福。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内容,更加要注重仪式,因为仪式能感染人,教育人和启发人,也更显得尊重人,也更能体现幼儿园的文化品味,从而也就增强了幼儿园的竞争力。
园长首先是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其次才是管理者,是一园之魂,因此,探索园长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对整个幼儿园的专业化发展都是有根本意义的。结合个人的成长过程,我认为园长的专业化成长道路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四、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外部因素
1、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
所谓“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能够引起园长对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等)进行反思,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或某方面转变的事件。关键事件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意义和个人色彩,突出的是个体自身的感受及其对个体的影响。根据事件的不同结果可以将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分为两类。
成功型事件。成功型事件是园长个人生活中获得的奖励性事件。幼儿园园长专业成长中的成功型事件主要包括: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参加园长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亲人的随时提醒以及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等。成功型事件往往能使园长获得专业认同感,增强其专业信心,有利于园长发现自我的潜力,增强园长的自我效能感,并进一步激发其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强化园长的成就动机,使之进入“获得成功——高成就动机——再次获得成功”的良心循环。
挫折型事件。该类事件具有较强的两面性,如果引导不好,园长往往容易陷入专业发展的低潮期。这类事件主要包括:教学和管理中的失误、上级领导的批评、社会的不良反映、因病错失的成功机会等。挫折型事件可以引发幼儿园长对其教育行为、态度进行自我反思,触动园长内心深处的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隐性教育观,并改变自身的教育行为。
另外,在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中还包括启发型事件和感人型事件。启发型事件可以是园长参加的一次培训、听的一次讲座、看的一本书、观摩同事的一节课以及与专家进行的一次研讨等等。它能激发园长的学习动力,增长园长的专业知识,更新其教育观念。感人型事件满足了园长爱的需要,其中园内教师、家长的信任、孩子的爱是其重要来源。这种“爱”是一种力量,可以坚定园长从事本专业的信念,激发园长工作的热情和专业成长的动力,并使幼儿园长产生职业幸福感。
2、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
影响园长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指关键事件发生的敏感期。这一时期内园长在专业结构上往往会出现质的改变,即园长专业发展多在这一时期产生。园长专业成长存在着阶段性,90%的中青年园长将自己园长经历的1-3年定为第一阶段适应期,4-6年定为第二阶段成长期,7-10年后定为第三阶段成熟期。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适应期”在园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阶段园长是否把握好管理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是否继续追求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是否渴求积淀教育理论和经验,决定了其将来能否走向成熟、成为名师。这是因为名师的成长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入职适应期”属于特殊的“量变”阶段,虽然说园长在发生质的突变成为名师之前都处于量变期,但在量变过程中园长在专业素养的发展速度、水平、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入职适应期是最明显的。
3、影响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
“关键人物”是指在园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较大的某个人,通常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调查显示,影响幼儿园园长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主要有:同事,主要是有经验的老园长;亲人,主要是父母亲、爱人;专家,主要是教学领域的先进分子或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初任园长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某一位榜样园长作为认同的对象和教学行为的基本参照。此后,园长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造和更新自己。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专业成长期,关键人物往往会发生变化。
幼儿园长的专业化成长以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倾注自己的全部爱心和责任为起点,因为“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在得到孩子喜欢和同行的认可后,能否逐步明晰和确立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是关键。以前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专业,更多关注她属于哪个级别的骨干园长,论文获奖级别、教学公开课获奖级别等等,这种衡量标准在本质上偏离了教育性的轨道,而只看重园长作为一个个体所表现出的成就。现在园长专业化发展所关注的不仅是园长在教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更关注的是教育教学工作对园长人生的意义。积极的态度是实现个体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园长应以积极主动来实现自己作为教育生活主体的地位。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努力要成为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