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反思

成长之路,意犹未已 ——参加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心得

时间:2014-12-16 11:40:40  作者:高阳白  来源:沙塘中心小学  查看:64  评论:0

成长之路,意犹未已

——参加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心得

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 高阳白

20141212日,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在石狮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带着期待,带着憧憬,带着喜悦,我有幸前往石狮第二实验小学参与此次研讨。本次研讨开展了用心用情、精彩绝纶的三堂心理研讨课,分别为面向四年级学生的石狮第二实验小学朱莉莉老师的《学会合作-团体沙盘辅导课》、面向五年级学生的石狮市灵秀镇古洋小学许侨亚老师的《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面向六年级学生的石狮第三实验小学郑超群老师的《再见,我的童年》。参加观摩研讨课,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启发:

朱莉莉老师以团体沙盘游戏为主要形式开展团体辅导课,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些各式各样具有象征意义的玩具,加入心理老师的关注与投入,学生的自由表现与创造,就构成了这一堂课。在这堂团体辅导课中,将团体沙盘游戏与心理辅导活动课相结合,这一举动富有心理学专业韵味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性,尤此可见朱老师可嘉的勇气和十分的用心。

许侨亚老师作为一位年轻的青年教师,课堂素材富有情趣和新意,教学环节简炼高效,课堂氛围温馨动人,也许教学语言还需雕琢,但无疑是一位新芽将兴、拥有无限潜力的教师。这节课给了我们青年教师很大的启发和信心,也许我们在教学艺术仍有许多不足、还需要继续深化成长,但是依靠用心巧妙的教学设计、对教材新颖的再创造、充分投入的备课,仍然可以为学生带来具有深刻意义和成长价值的课堂。

郑超群老师课如其名,以着精妙超群的大师级技艺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告别童年,重温小学六年学习生活的美好,为初中生活做好心理准备,这个课题是大多数心理教师不知如何很好地入手的课题。这类主题说理太无趣,抒情又容易变得空洞,我们心理教师如何真正深入地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情感?郑老师的这堂课无疑为我们做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示范。在课堂开始之前,郑老师引导学生熟悉在场一百多名听课教师的存在,卸下紧张和兴奋,放松心情进入课堂。这堂课才真正拉开了序幕。首先,动感的音乐节奏、切合情境的歌词、教师自身的投入示范,快乐温馨的氛围弥漫全场;重温学生在小学六年里的趣事,共同诉说回忆,甚至在说到全班军训受罚时全班都欢笑出声了;冥想练习中句句动心动情的指导语,恰到好处的音乐动人心魂,所有离别的不舍与感谢,整个六年(5)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都融入了学生的体内,融入在学生的心上。郑老师的这堂课向我们证明了这类主题的心理课堂实效是可以实现的,也向我们展示了心理教师未来成长之路的一种途径。

在石狮的一日研讨就这样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然而它给我所带来的启发和震撼绝不会消失。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心理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学习,终将给我们这个初生不久的心理学科带来连绵不断的蓬勃生机。成长之路,意犹未已 ——参加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心得成长之路,意犹未已 ——参加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心得成长之路,意犹未已 ——参加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心得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14 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电话:0595-88128535 传真:0595-88129535 地址: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