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 程
——晋江第二实验小学跟班学习心得小结
新塘道南小学 王银银
2月21日,二小见面会上拿到了一张表格。看到“指导教师”一栏赫然印着“林明雅”三个字时,内心止不住的兴奋、激动、喜悦……这是一份“突然而至”的幸运,更是“梦想成真”的惊喜。感谢教育办搭建平台,感谢二小的无私接纳与精心安排。这短暂又必将长久于心的五天见证着我们命运的交汇,思想的碰撞。
想在这篇小结的序曲里先谈一个词——“海纳百川”——这是挥别二小后扎根于心的情愫,它概括了一种气度,一份大爱,这种胸怀体现在我遇到的每一位教师身上。贻亮老师学高才丰,彬彬有礼,亲切的笑容与入微的关怀细细密密播撒在二小人与我们这些跟班老师的心上;明雅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求必应”的直爽豪气更是让我们感动。她处理事情的计划、条理,严谨和专注是我望尘莫及而又仰慕不已的;李玲玲老师“追求课堂最高效益,不拘束任何学生”的教育理念孕育出了一批优秀又充满学习幸福感的孩子。她的从容淡定,平易近人以及乐于分享,让我看到了为人师的另一种境界;李副校长的高效课堂是她热爱教育,用情、用心传递教育的见证;晶晶老师大方健谈,合理建议,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教学上的困惑……我想,正是源于这份广博大爱,二小方生生不息,勃勃生机地屹立于晋江教育之峰。
五天来,分别听取五位老师上的阅读课、习作讲评课、活动课等,参与了三场教研,收获颇大。综合几位老师的课,我梳理出了几条语文教学方面的浅见。
1、重视预习,让孩子们“有备而来”。
预习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习文本的实践过程,孩子们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所以每个老师都应该充分重视预习,在预习阶段解决一部分学习任务。教师应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重视预习,指导预习,以预习促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二小的老师们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在预习中根据需要提问,是为了避免学生敷衍读文,死读书。在质疑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也在大家的提问和回答中慢慢找到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2、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孩子们同步发展。
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和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学识,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需要。细化到每一堂课来说,每位教师在课前都应该做好知识储备工作,仔细学习钻研文本,打好自己的“一桶水”。教师自身的教与学也会在课堂中与孩子们同步发展。在参与教研之时,发现每一位老师都在备课上做足了功夫,说到《长城赞》老师们研究起了“横瀚海”之意,还仔细对照了长城所经之地,力求为孩子进行最科学合理的释疑。
3、关注文体特点,培养文体意识。
这是我参与的六年级教研的主题,老师们在课堂中也积极践行。文体意识的培养,需要依托文本阅读实践进行,所以,老师们充分利用文体鲜明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此外,她们还注重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总结,从而提高阅读实践的效率。如教学《长城赞》让孩子明白对联的特点,收集对联,进行征集下联的活动等,黄玲玲老师教学《你,浪花的一滴水》时,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了诗歌语言的凝练精到,继而仿写创编。
4、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运用领域。
语文教学要广泛联系生活,引进时代 “活水”,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把“大语文”引进小课堂。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都是学生的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尤能有效地将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很多教师常常会忽视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其实这是拓展语文学习运用领域的方式,也是积累习作素材的绝佳时机。二小的老师们善于挖掘学习材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技能、知识。如李玲玲老师开展了“一站到底”林明雅老师以乐趣为主的“聚趣会”,学生在热烈的氛围中长知识,增积累,并以此作文,内容丰富。
5、及时总结、梳理,将所学知识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渔”,课堂上应该及时将所学知识化,让学生积累为语文学习方法,关注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运用。
6、做一个充满智慧的“懒”老师。
“懒”是一种舍得,是充满自信的放手,更是雁过无痕的成全。这几次听课看到不少由孩子自己主持的课堂,不禁讶异于学生的智慧与创造,他们对学习的主动与热情。令我印象深刻当属李老师班级的班长自己主持“古诗背诵竞赛”活动,全场由学生组织,分活动和笔试两场,他们自定规则及一系列奖励机制。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收获乐趣,也在活动中砥砺成长。
7、做一个善于反思,乐于交流的老师。
反思让我们在不断的思辨中调整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自我提升,也在无形中培养着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李玲玲老师在上《索桥的故事》第二课时伊始,她向孩子们道歉,上节课没有注意“澜”里“柬”的写法,还提醒孩子们最后一笔要避让,捺变成点。若是李老师没有细细审视自己的课堂,又如何能看到这么细微的问题?孩子们听得认真,老师讲得真诚!
8、做一个散发书香的老师。
“一桶水”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总有燃尽的时候,不读书,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二小注重以书香教师带动书香校园建设,每学期推荐一部书,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畅游思想世界。每周一例会前还举行读书论坛和人文论坛,让阅读成为教师们的习惯,充实教育人生!
跟班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教育智慧的钟磬之音还回响在心间,我所得到的东西自然不止于此。在这篇小结的尾声里,若问我最撞击灵魂的“得到”,我还想提两个词:“包容”与“给予”。那么我呢?为了今后教育路途中的“给予”,必须更用心,更用情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