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种幸福
最近这段时间教育办举行了几场教学研讨活动,蔡福山老师和马俊校长的教学理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听了他们的讲座我在不断的反思着自己,自己这些年的教学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我们的恨铁不成钢,在得到所谓的“钢”的同时,是不是在捡了芝麻丢了习西瓜呢?我深信拔苗助长绝不会得到一棵参天大树,得到的只能是一株枯萎的禾苗。总结这两场讲座他们的思想精髓始终离不开“等待“二字,只有给孩子以成长的空间,他们才能长成结实的参天大树。
等待,等待,我不断的回味着这两个字,这与周弘老师的花苞心态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花不是不想开,而是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它自然就会开放的。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领悟速度快,就像那早开的花朵一样;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领悟速度慢,就像开得晚的花一样。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那一段不美,相信那些接受知识慢的孩子就是那枝还没开放的“花苞”,它不是不开,而是在等待一个绽放自我的时机。
学会等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教育智慧。香港首富李嘉诚说过这么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想鸡蛋从内打破我们就必须遵从孵蛋的客观规律,温度、时间、一个也不能少。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岂不是也是这样的,知识的循序渐进,孩子不同阶段的接受能力,都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客观规律,只有信仰、敬畏规律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教师主宰着孩子的未来,不一样的教师决定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最后我想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们只要找回花苞心态,对孩子永远用拉拉队员的方式去爱,我们和孩子就能够重新回到追蝴蝶般流连忘返的大师状态。”让我们大家一起相信等待的力量吧!学会等待,朴实的贝壳,给你的可能就是一颗美丽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