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经常举行着一些非正式的“拔河比赛”,我们肉眼看不见它,却随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要赢得这些比赛,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啦啦队长”,适时“站出来”。
有时候,是学生和自我在“拔河”。它在学生心灵的角落里悄悄进行,没有观众,场面并不宏大,破坏性却极强,它在某些学生身上上演,一天天吞噬着学生最初那份对学习的热爱,对校园学习生活的热情。此时,教师要是一名”充满人文关怀”的啦啦队长,用一双慧眼洞察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加油”声有的放矢,或真诚恳切,或热情激励,或谆谆告诫。对于正在或已经“怀疑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的,就放大其优点,激励其在锲而不舍中实现自我突破;对于迷失方向的,可以“和风细雨”式润之,静心等待,坚信种子有开花的那一天。
有时候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拔河”。它表现为嫉妒、讽刺等非良性竞争,严重影响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效率,进而影响班级的和谐发展。此时,教师要是一名“善解人意”的啦啦队长。我们试着这样想,会嫉妒、讽刺,不也是反映出他们想比超过自己的同学好吗?不也是反应他们有进取心吗?只是他们选错了方式。因此,此时教师切记不可“暴风骤雨”或“大声疾呼”,而应:刚性的话,柔性地说;理性的话,感性地说。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最近在默默努力着,老师同学都看在眼里,老师为你鼓掌,继续加油!对了,鬃同学(被妒忌、被讽刺学生),他说他欣赏你计算题很少错,他想让你教教他怎样才能做到。相信,此刻的这位学生会有所思,有所悟。
有时候,教师也在和家长“拔河”。它表现为家长对教师的不理解,甚至挑剔指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此时,每个教师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的啦啦队长,邀请家长站在学校的队伍中来。教师要在讲话中注意策略、技巧,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信任,表明教师“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将学生的成长和幸福放在心上”的育人态度。同时,待家长没情绪后,要强调家庭教育甚至大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家长越支持,教师工作越努力的道理;懂得“家长是根,孩子是叶,浇水和施肥都必须作用到根上。否则,叶子将不茂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