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的教师生涯因为拥有对孩子们的爱,而充满了阳光和快乐。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之下烟消云散,无影无踪!这份爱,来自于我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班的中等生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 “遗忘”的角落。然而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同一班的学生,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差异,就像一棵树上长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在我带的二年级,班上有一个男同学,他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文静、沉默,学习上也是中等。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通过家访,我知道他长期跟着爷爷生活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个孩子在家里很能干,很懂事,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些自卑,在学校里我基本没见过他说话。后来我默默关注着他,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个上午吃完营养早餐后,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楼道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楼道里撒了一些牛奶,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牛奶。这时,他走了过来,告诉大家不要踩了,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拖把,把地面上的牛奶拖干净。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尽力赞美了他注意卫生,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例如值日时总是来得很早,认真做值日,而且并不计较干多干少,谁来的早点晚点,还经常热心帮助别人,通过观察到这些,我每次都及时给予表扬,使荆瑞的质朴的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原本学习能力一般,而且学习方法很不恰当的他,在老师鼓励下,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还被同学们评为优秀进步学生。
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每一个孩子在家中都是备受关注的,但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在集体中他们显得不突出,不显山不露水,很不起眼。他们的沉默寡言,也使人经常遗忘他们的存在。但事实上,他们也是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与赞赏,他们渴望被关注,在他们身上同样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我们为师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我们就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优点去带动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自信地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