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余文锋: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情感

时间:2015-04-28 12:52:59  作者:余文锋  来源:南塘小学  查看:19  评论:0

    众所周知,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则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精神萎靡不振,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科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情感。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也许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轻视或忽视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意无意在做着伤害学生情感的事情。以下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谈谈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情感的迫切。

    上课玲已经响了,学生还在那边各自忙着。见此情形,我很多时候采用命令,让学生迅速坐端正。这效果可能立竿见影,学生真的立马坐好了。孰不知这样做其实已经给自己的教学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有违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其实无法在几秒的短时间内迅速集中注意力。而强制性的命令只会招来学生不舒服,讨厌、甚至厌恨。此时,我更加清楚了课前热身的益处了。

    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放学后,我在那里喋喋不休地教育着学生,说什么要认真学习,要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学好。最后,学生说“老师,我错了。”一句“我错了”让我感到很欣慰,总算没白费这些功夫。然而,过不了多久,学生照样我行我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沉下心来,细细想,其实,真的都是学生错了吗?有位名师说过: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听不懂,学不会,还得坐在那里被大人们强迫地听,强迫地学。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来讲是多么的痛苦。这不就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那些课堂做小动作,不专心学生的症结所在吗?他都听不懂你在讲什么,哪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呢?他不做别的事情,那才怪呢?可见上课做小动作的学生不一定是态度问题,思想问题。因此,当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经常做小动作等反常现象发生时,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味居高临下责备、训斥,乃至伤害其自尊,而是应该坐下来积极跟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寻找做小动作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在关心他帮助他,而不是找他的茬,从而促使学生从心底里萌发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学习情感。

    “哎!老师,你怎么没叫我呢?你已经好久没叫过我了。”“是啊,老师,你也很久没叫过我了。”起初,我并不在意,因为他们是比较好的学生,就脱口说:“多给需要进步的同学一些机会。”,认为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热情是件值得窃喜的事情。没想到后来发现,原先积极举手的学生索性不举手了。这下,我着急了。一旦不举手,就有可能他不再积极思考问题,积极跟着老师的步子走了。时间一长,那对学生可是无一利而有百害。几经思考,发现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在集体中露露面,施展一番的情感需求。我们应该深知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表现自我机会。

    良好的学习情感就像是助推学生积极学习的燃料,没了它,那就像是汽车没了石油一样;良好的学习情感就像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没了它,思维就无法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我们在积极关注学生学科学习情感中,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学生人人获得发展。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2014 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

电话:0595-88128535 传真:0595-88129535 地址:晋江市新塘街道办事处六楼